Saturday, December 8, 2001

[QA] 翻譯家秦於理來信討論莫札特與玻璃琴

以下這段是翻譯家秦於理和我之間的交流。主要是關於莫札特曾為玻璃琴譜曲之事(K356,K617)。我將原信中無關莫札特或音樂處刪除(以(刪)標注)。感謝原作同意轉載。名家的風度與對他人的尊重,真是令我敬佩。
From 秦於理
Subject 莫札特與玻璃琴
Date2001/12/08 18:34

粲光先生,您好:

我是秦於理,專職的英書中譯者,機緣湊巧,搜尋到您的莫札特網站,非常感謝您對網友的服務。

我在譯書的時候,碰到一名英國浪漫詩人寫詩歌詠莫札特跟FranzMesmer一同在奧國大公的宮廷中合奏「玻璃口琴」的軼聞。從您的網站,我知道這位發明催眠術的醫生,曾經委託莫札特寫歌劇,但是,兩人御前獻藝的事情,請問您可曾聽說過?還有,請問glass harmonica,真有這種樂器嗎?

多謝您指導 敬祝

耶誕快樂

秦於理

From 李璨光

於理您好, 「玻璃口琴」的翻譯可能要考慮一下。Glass Armonica是正確的名稱。我建議用「玻璃琴」就好了。

這個樂器基本上是利用摩擦薄玻璃的共鳴原理,就如果我們用濕手指在酒杯上轉一樣。這個樂器消失了一陣子(主要是音量與演奏速度限制),近代圖像音樂學者及樂器專家才從文獻中重製此樂器。關於這個樂器的說明,您不妨參考 http://www.glassarmonica.com

Mesmer 和 Mozart 都是共濟會 (Freemasons) 的會員,兩人私交甚篤。Mozart有兩首慢版就是為此樂器寫的(不難了解為什麼 Mozart 要定這個速度)。我們很有理由相信他們合奏過(不過很抱歉,我沒有直接的文獻記錄此事)。

可以知道您在翻那本書嗎?

又,我打算在網站上加個「答客問」之類的東西,把我收過的問題和我的回答集中起來。不知道您介不介意我把您這篇貼出來(如果您希望匿名,我一定尊重您)。

璨光

From 秦於理
燦光,您好:

這麼快就收到您的回信,非常感謝您。有關「玻璃口琴」一節,唉,是我自己沒查夠大的字典,警覺性也不夠,只要將glassharmonica一詞輸入搜尋引擎當中,自然會翻出許多相關網頁網站的,這樣冒昧的叨擾您,讓我非常過意不去。另外,東華書局翻印的英漢大辭典,對於「玻璃碗琴」也有收錄,雖說,名詞當中多了一個「碗」字,我從一些網站上的說明猜想,樂器裡的玻璃瓶口應該都不大,或是隨著音階高低調整口徑──用上一個「碗」字,馬上給我闊口飯碗的聯想,我還在斟酌,應該照您的建議譯作「玻璃琴」還是「玻璃瓶琴」,這就是作譯的難處,一方面,我想要蕭規曹隨,遵照既有的譯例(例如字典的entry),又想要顧及譯名投射在讀者心中的意像,請問您,國內一般怎麼譯?我查台灣雅虎,竟然沒有中文的相關網頁,氣餒。因此,如果,您覺得這一問還不至於太瑣碎,但請採用無妨,匿名或具名都無所謂,或許,日後還有其他網友會碰到類似的問題,可以參照。

我現在在譯的這本書Possession,是英國布克獎得主A. S. Byatt的Tour de Force,(刪)

我會用您的說明來製作註腳,註腳結尾會註明出處跟致謝,請您允許我的擅權。

最近,馬可孛羅公司在十月左右才出版了我的譯作《維迪亞爵士的影子》,這個月,或是明年一開年,他們就會出版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V. S.奈波爾的第一部伊斯蘭遊記《在信眾的國度》,也是我譯的,這是我譯的第二位諾獎得主,今年二月的時候,時報出版公司的《里斯本圍城史》也是拙譯,作者是葡萄牙的諾貝爾桂冠作家喬賽˙薩拉馬戈。(刪)

多謝您了

於理
From 李璨光
於理您好,
這麼快就收到您的回信,非常感謝您。有關「玻璃口琴」一節,唉,是我自己沒查夠大的字典,警覺性也不夠,只要將glass harmonica一詞輸入搜尋引擎當中,自然會翻 出許多相關網頁網站的,

現在的搜尋引擎 (尤以 google.com 為例) 都會將關鍵字本身與其他關鍵字的相關性進一步分析。即使拼誤,搜尋引擎也幾乎能建議出正確的關鍵字。我想絕對是譯者很好的語料分析來源。
這樣冒昧的叨擾您,讓我非常過意不去。

別客氣。我最常收到的信是「我要寫報告,可不可以用你的資料?」,甚至於是「我要寫報告,你網頁裡只有提到xxx,請告訴我 yyy,或寄給我 zzz(真的有人要我寄音樂或樂譜給他)」。我也收過一位音樂老師的抱怨,說全校的莫札特報告大同小異,甚至字句非常雷同,一查,果然是網上找來的資料。
另外,東華書局翻印的英漢大辭典,對於「玻璃碗琴」也有收錄,雖說,名詞當中多了一個「碗」字,我從一些網站上的說明猜想,樂器裡的玻璃瓶口應該都不大,或是隨著音階高低調整口徑

口徑和玻璃厚度都是共鳴必須考慮的因子。網站上有照片,還有一段現代演奏的短片。如果您有時間,也許可以看看,蠻有趣的。
──用上一個「碗」字,馬上給我闊口飯碗的聯想,我還在斟酌,應該照您的建議譯作「玻璃琴」還是「玻璃瓶琴」,這就是作譯的難處,一方面,我想要蕭規曹隨,遵照既有的譯例(例如字典的entry),又想要顧及譯名投射在讀者心中的意像,請問您,國內一般怎麼譯?我查台灣雅虎,竟然沒有中文的相關網頁,氣餒。因此,如果,您覺得這一問還不至於太瑣碎,但請採用無妨,匿名或具名都無所謂,或許,日 後還有其他網友會碰到類似的問題,可以參照。

這項樂器連在西方都罕見,更別說台灣了。您看到的譯本翻譯很多很可能只是字典編者的個人意見。所謂的「譯例」,恐怕也只有翻查字典的您讀到。我另外還看過「玻璃鋼琴」的譯法,想來是譯者試圖補捉兩種「鍵盤」樂器的相似性,但這「鋼」字和鋼琴的鋼弦原意就有出入。我第一次看到glassarmonica的照片時,非常驚訝。我一直以為它和鋼琴的外觀應該很像才對。(順道一提,鋼片琴(celesta)就長得和鋼琴很像。)不過,再追究下去,「琴」字本身也是擴用 以前的琴弦是用「撫」的,不是用槌的。這點倒像 glass armonica的奏法了。

您可以自己再斟酌,看怎樣的譯名才最適合當代讀者。
我現在在譯的這本書Possession,是英國布克獎得主A. S. Byatt的Tour deForce,此姝自己是研究古典文學出身的,(刪)──大部分的作者希望感動讀者,傳遞訊息,這位Byatt祇想要讀者敬佩她,對她五體投地,給她嚇的魂不附體 (跟我所知道的的莫札特很不一樣)而已。(刪)


什麼樣的作者都有。詩界不也有 Eliot 與 Frost兩種極端的人嗎?其實音樂也如此。有人以能寫出少數人能理解的作品為傲。有人以作品不平易為戒。Mozart很聰明,將一些跨時代的突破包裝在不明顯的地方,讓他保住飯碗(他丟飯碗是因為他那張嘴,不是他的作品)。Stravinsky個性就比較硬了,得忍受觀眾丟香蕉皮(真的丟,而且據說真的是香蕉皮)來發表他最重要的一部作品。

(刪)

璨光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